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镇海:建设“提质” 管护“增效” 筑牢农田水利防汛“硬脊梁”
发布日期:2025-08-07 16:22 浏览次数:

【本站8月7日讯】今年以来,镇海区以高效建设、精细管理为抓手,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升汛期防灾减灾能力,为农田安全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一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夯实防汛“安全堤”。镇海区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统筹整合农田建设力量,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农田水利设施提质增效。聚焦沟渠、泵站等关键节点,加快新建项目建设进度、推动老旧设施更新升级,为顺利度汛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今年以来,镇海区新建沟渠约12.56千米,维修沟渠约9.82千米,修建泵站33座。

二是强化管护责任落实,织密农田“管理网”。镇海区坚持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整合农田管理职责,出台集成性农田管理办法,明确农田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筹措管护资金,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在汛期的稳定性和应急响应能力。2024年,镇海区下拨农田管理补助资金475.718万元。同时,加大高标准农田保险的推广力度,为农田水利设施加装“安全锁”,提升汛期农田设施抗风险能力。2024年,镇海区受保高标准农田合计达2.12万亩,保费约76.61万元。

三是汛期检查不留死角,保障防灾“生命线”。镇海区坚持主动作为、靠前部署,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推进防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通过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部署防汛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巡查预警放水操作,增强农田水利设施应对汛期的实战能力。截至目前,镇海区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5人次以上,对在建工地、已建成设施及易损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对发现的潜在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目前均已完成整改。


信息来源:镇海区农业农村局

镇海:建设“提质” 管护“增效” 筑牢农田水利防汛“硬脊梁”
  • 日期:2025-08-07 16:22
  • 来源: 镇海区农业农村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8月7日讯】今年以来,镇海区以高效建设、精细管理为抓手,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升汛期防灾减灾能力,为农田安全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一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夯实防汛“安全堤”。镇海区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统筹整合农田建设力量,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农田水利设施提质增效。聚焦沟渠、泵站等关键节点,加快新建项目建设进度、推动老旧设施更新升级,为顺利度汛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今年以来,镇海区新建沟渠约12.56千米,维修沟渠约9.82千米,修建泵站33座。

二是强化管护责任落实,织密农田“管理网”。镇海区坚持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整合农田管理职责,出台集成性农田管理办法,明确农田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筹措管护资金,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在汛期的稳定性和应急响应能力。2024年,镇海区下拨农田管理补助资金475.718万元。同时,加大高标准农田保险的推广力度,为农田水利设施加装“安全锁”,提升汛期农田设施抗风险能力。2024年,镇海区受保高标准农田合计达2.12万亩,保费约76.61万元。

三是汛期检查不留死角,保障防灾“生命线”。镇海区坚持主动作为、靠前部署,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扎实推进防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通过召开安全生产现场会,部署防汛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巡查预警放水操作,增强农田水利设施应对汛期的实战能力。截至目前,镇海区累计出动检查人员35人次以上,对在建工地、已建成设施及易损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对发现的潜在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目前均已完成整改。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