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水利要闻
浙江日报头版:安吉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带动村民增收
发布日期:2025-08-08 10:00 浏览次数:

日前,安吉又有两个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项目实现交易,分别是佛堂小流域中张单元和景溪小流域报福单元,交易额达2.5亿元,后续将被开发用于漂流、露营等项目。截至目前,安吉已交易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项目15个,交易总额达8.75亿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安吉“两山”转化路越走越宽。

水生态产品是以水资源为核心要素、以水利建设管理为依托而形成的生态产品。安吉将水生态产品划分为涉水类、滨水类、用水类三个类别。“像漂流、溯溪这些与水亲密接触的户外体验活动是涉水类生态产品;利用滨水区域的水景观、水环境打造的露营基地、滨水夜市等业态属于滨水类生态产品;用水类就是直接取用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比如饮用水、饮料等。”安吉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藏”在竹海间的石鹰村青山环抱、溪水围绕,是安吉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试点项目村。正值暑假,村里的十八道湾漂流日均游客超过6000人次。

石鹰村党支部书记何丽燕说,经前期核算,该村所有水生态产品20年开发经营权的价值约为1.008亿元,安吉县水投公司按价收储后,整合闲置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并将原有的十八道湾漂流项目提档升级后与浙江安吉虹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按比例分成。“之前村里设施不完善,漂流项目的保底分红只有12万元。今年改革后,每年保底收益将达200万元,加上漂流总体营收中的分红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预计超过400万元。”

为了延伸扩面,确保更多改革试点有依据、可操作,安吉编制了一本蓝皮书,总结出一条“划定特定流域单元—价值核算评估—收储交易—开发交易”的转化路径,即先划定特定流域单元(一般以行政村域为主),并对其进行基准价核算,由国企收储后对流域单元统一规划与再开发。之后,国企把经营权二次交易给其他市场经营主体。“实施两次交易,是为了避免县域水生态产品开发产生同质化竞争,确保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安吉县水利局规划计划科副科长雷正国说。

水活了,百姓的生活也跟着滋润。安吉县孝源街道利用闲置资源打造漂流溯溪、户外营地等8个业态,带动就业100多人,人均增收1万多元;梅溪镇铜山村隐将谷瀑布漂流就近吸纳了约100名村民就业,村集体每年将增收80万元。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改革,让无形价值变为有形资源,打通了项目落地、乡村运营的通道,为涉及的村集体增收1600余万元,是强村富民的有效路径。”安吉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构建完善全域全要素生态资源转化体系,探索更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头版:安吉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带动村民增收
  • 日期:2025-08-08 10:00
  • 来源: 浙江日报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日前,安吉又有两个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项目实现交易,分别是佛堂小流域中张单元和景溪小流域报福单元,交易额达2.5亿元,后续将被开发用于漂流、露营等项目。截至目前,安吉已交易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试点项目15个,交易总额达8.75亿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安吉“两山”转化路越走越宽。

水生态产品是以水资源为核心要素、以水利建设管理为依托而形成的生态产品。安吉将水生态产品划分为涉水类、滨水类、用水类三个类别。“像漂流、溯溪这些与水亲密接触的户外体验活动是涉水类生态产品;利用滨水区域的水景观、水环境打造的露营基地、滨水夜市等业态属于滨水类生态产品;用水类就是直接取用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比如饮用水、饮料等。”安吉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藏”在竹海间的石鹰村青山环抱、溪水围绕,是安吉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试点项目村。正值暑假,村里的十八道湾漂流日均游客超过6000人次。

石鹰村党支部书记何丽燕说,经前期核算,该村所有水生态产品20年开发经营权的价值约为1.008亿元,安吉县水投公司按价收储后,整合闲置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并将原有的十八道湾漂流项目提档升级后与浙江安吉虹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按比例分成。“之前村里设施不完善,漂流项目的保底分红只有12万元。今年改革后,每年保底收益将达200万元,加上漂流总体营收中的分红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预计超过400万元。”

为了延伸扩面,确保更多改革试点有依据、可操作,安吉编制了一本蓝皮书,总结出一条“划定特定流域单元—价值核算评估—收储交易—开发交易”的转化路径,即先划定特定流域单元(一般以行政村域为主),并对其进行基准价核算,由国企收储后对流域单元统一规划与再开发。之后,国企把经营权二次交易给其他市场经营主体。“实施两次交易,是为了避免县域水生态产品开发产生同质化竞争,确保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安吉县水利局规划计划科副科长雷正国说。

水活了,百姓的生活也跟着滋润。安吉县孝源街道利用闲置资源打造漂流溯溪、户外营地等8个业态,带动就业100多人,人均增收1万多元;梅溪镇铜山村隐将谷瀑布漂流就近吸纳了约100名村民就业,村集体每年将增收80万元。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改革,让无形价值变为有形资源,打通了项目落地、乡村运营的通道,为涉及的村集体增收1600余万元,是强村富民的有效路径。”安吉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构建完善全域全要素生态资源转化体系,探索更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