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平湖:创新打造再生水利用模式 构建工业节水减排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5-08-08 09:18 浏览次数:

【本站8月8日讯】近年来,平湖市以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为契机,以打造城市“第二水源”为目标,完善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配置管理、领域拓展、设施建设、政策健全等要素保障,构建“多源联供、优水优用、分质供水”的水源配置格局,激活高质量发展“水动能”。截至目前,已实现高品质再生水专供1107万立方米,年节省排污费近1000万元,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省中水(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

一是构建精准格局,匹配区域发展空间。结合滨海水环境敏感区水质特点,构建独山工业园区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三水合一”多水源分质协同配置的规划格局,在曹桥造纸、纺织主导产业聚集区域收集企业工业污水,推动规划“一园四区”发展格局下的再生水利用全覆盖。目前,已建成重点再生水利用工程5项,再生水管网11余千米,覆盖率达0.34千米/平方千米,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天。

二是提标处理工艺,助力节能减排增效。匹配本地化工企业对低氯化物、低浊度和悬浮物、低氮磷等的实际需求,采用“双膜法+反渗透”高标准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污水水质100%达准Ⅳ类标准基础上,将氯离子、硫酸盐、总硬度等关键指标限值较国标降低85%以上,提高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次数;削减TN、CODCr、TP等污染物,缓解水资源、水环境压力。2024年,节约置换常规水1107万立方米,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的14.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度降幅达15.6%,年削减污染物总量约1300吨。

三是强化激励政策,激活市场运作动力。创新构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建设与运行成本,量化直接经济效益,评估节水减排环境效益,制定兼顾企业意愿与社会成本分担的逆阶梯式水价机制,有效破解定价难题,提升企业用水积极性。同时,采用“PPP”融资模式,通过与本地水务公司合作开展再生水厂建设,并授予25年特许经营权,形成“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2024年,再生水企业增加税收714万元,用水企业降减少排污费支出近1000万元。


信息来源:平湖市水利局

平湖:创新打造再生水利用模式 构建工业节水减排新生态
  • 日期:2025-08-08 09:18
  • 来源: 平湖市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8月8日讯】近年来,平湖市以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为契机,以打造城市“第二水源”为目标,完善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配置管理、领域拓展、设施建设、政策健全等要素保障,构建“多源联供、优水优用、分质供水”的水源配置格局,激活高质量发展“水动能”。截至目前,已实现高品质再生水专供1107万立方米,年节省排污费近1000万元,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省中水(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

一是构建精准格局,匹配区域发展空间。结合滨海水环境敏感区水质特点,构建独山工业园区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三水合一”多水源分质协同配置的规划格局,在曹桥造纸、纺织主导产业聚集区域收集企业工业污水,推动规划“一园四区”发展格局下的再生水利用全覆盖。目前,已建成重点再生水利用工程5项,再生水管网11余千米,覆盖率达0.34千米/平方千米,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天。

二是提标处理工艺,助力节能减排增效。匹配本地化工企业对低氯化物、低浊度和悬浮物、低氮磷等的实际需求,采用“双膜法+反渗透”高标准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污水水质100%达准Ⅳ类标准基础上,将氯离子、硫酸盐、总硬度等关键指标限值较国标降低85%以上,提高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次数;削减TN、CODCr、TP等污染物,缓解水资源、水环境压力。2024年,节约置换常规水1107万立方米,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的14.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度降幅达15.6%,年削减污染物总量约1300吨。

三是强化激励政策,激活市场运作动力。创新构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建设与运行成本,量化直接经济效益,评估节水减排环境效益,制定兼顾企业意愿与社会成本分担的逆阶梯式水价机制,有效破解定价难题,提升企业用水积极性。同时,采用“PPP”融资模式,通过与本地水务公司合作开展再生水厂建设,并授予25年特许经营权,形成“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2024年,再生水企业增加税收714万元,用水企业降减少排污费支出近1000万元。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