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地方水利
青田:全力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治理 绘就人水共富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08-08 09:29 浏览次数:

【本站8月8日讯】近年来,青田县始终坚持“工程与生态并重、物质与文化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大理念,以农村水系治理为抓手,系统推进“一湖一源一港”三大工程,积极探索“全域治水、系统治水、生态治水”的新路径,努力绘就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新图景。

高位统筹,系统推进,构建治水新格局。立足县域水系实际,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治理、协同联动”的总体思路,编制《青田水网建设规划》,将太鹤湖防洪景观工程、官庄源水土保持项目、四都港幸福河湖示范带三大核心工程纳入整体规划,形成“防洪保安+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的综合治理体系。采用资金整合模式,统筹水利、农业、文旅等专项资金5.48亿元,其中四都港项目获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1.4亿元,实现治理效益最大。

科技赋能,生态优先,打造绿色新标杆。着力提升农村水系防洪保安能力,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创新应用“生态护岸+植物缓冲带”技术,有效减少河道硬质化。高湾段采用芦苇固坡技术,官庄源铺设三维植被网,增强岸线透水性,提升河道生态功能。运用科技赋能河湖科学高效管护,搭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依托无人机巡检、物联网感知和“浙水安澜”数字化平台,实现水质、水位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智慧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置水环境问题,确保河湖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化赋能,水岸共富,绘就幸福新画卷。深度挖掘侨乡文化内涵,将水文化与侨乡特色有机结合。在太鹤湖沿岸打造欧陆风情雕塑长廊,在四都港建设“稻鱼共生”农业遗产展示区,植入水文化载体,传承弘扬水文化。建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共建机制,通过“村民议事会”广泛征集治理意见,组建“村民巡逻队”参与日常监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展发展滨水民宿、休闲垂钓等生态产业,带动沿岸群众增收致富,显著增强沿岸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信息来源:青田县水利局

青田:全力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治理 绘就人水共富新图景
  • 日期:2025-08-08 09:29
  • 来源: 青田县水利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本站8月8日讯】近年来,青田县始终坚持“工程与生态并重、物质与文化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大理念,以农村水系治理为抓手,系统推进“一湖一源一港”三大工程,积极探索“全域治水、系统治水、生态治水”的新路径,努力绘就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新图景。

高位统筹,系统推进,构建治水新格局。立足县域水系实际,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治理、协同联动”的总体思路,编制《青田水网建设规划》,将太鹤湖防洪景观工程、官庄源水土保持项目、四都港幸福河湖示范带三大核心工程纳入整体规划,形成“防洪保安+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的综合治理体系。采用资金整合模式,统筹水利、农业、文旅等专项资金5.48亿元,其中四都港项目获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1.4亿元,实现治理效益最大。

科技赋能,生态优先,打造绿色新标杆。着力提升农村水系防洪保安能力,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创新应用“生态护岸+植物缓冲带”技术,有效减少河道硬质化。高湾段采用芦苇固坡技术,官庄源铺设三维植被网,增强岸线透水性,提升河道生态功能。运用科技赋能河湖科学高效管护,搭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依托无人机巡检、物联网感知和“浙水安澜”数字化平台,实现水质、水位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智慧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置水环境问题,确保河湖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化赋能,水岸共富,绘就幸福新画卷。深度挖掘侨乡文化内涵,将水文化与侨乡特色有机结合。在太鹤湖沿岸打造欧陆风情雕塑长廊,在四都港建设“稻鱼共生”农业遗产展示区,植入水文化载体,传承弘扬水文化。建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共建机制,通过“村民议事会”广泛征集治理意见,组建“村民巡逻队”参与日常监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展发展滨水民宿、休闲垂钓等生态产业,带动沿岸群众增收致富,显著增强沿岸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打印 关闭